清晨的閩南山區薄霧未散,趙永雙已帶著團隊穿行在陡峭的巖壁和川流不息的城鄉道路間。這個從燕趙大地走出的漢子,用沾滿泥漿的登山靴丈量著八閩大地的地質脈絡,守護城市地下生命線安全。2022年7月,趙永雙擔任地質病害治理中心負責人,他堅持以公司先進技術、設備為依托,為繼續拓展公司市場區域,打造華東地區新的市場增長點,錨定福建市場,內挖潛力,以共產黨員的赤子之心,帶領團隊“從寂寂無名到站穩腳跟,從站穩腳跟到扎根福建”,在東南沿海譜寫著新時代地質人的擔當。
一、千里奔赴,雨燕筑巢
地質病害治理領域既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,也面臨著諸多風險挑戰。趙永雙,在生產一線錘煉十余載,始終秉承“冶金為根,地質為魂”精神,帶領先遣隊毅然踏上了奔赴福建開拓市場的征程,誓要在公司發展藍圖中,點亮一顆承載無限可能的明珠。
初到福建,一切都充滿了未知和挑戰。當地復雜的地質條件和激烈的市場競爭,猶如一座座高山橫亙在他們面前。然而,趙永雙和他的團隊毫不退縮,團隊成員們迅速調整狀態,深入了解當地地質情況和市場需求,積極尋找業務突破口。在市場開拓方面,以福州為根據點,逐步將業務范圍輻射至華東地區;在專業技術方面,他們專注于物探面波勘探領域,憑借著扎實的專業技術和嚴謹的工作態度,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和信賴。但該團隊并不滿足于此,他們敏銳地捕捉到市場需求的多樣化,積極推動團隊業務升級和多元化發展,經過三年半的不懈努力,他們以成功案例為基礎,在地災治理、地下空間“探-檢-監-治”等領域提出了多套解決方案。每年300多天與家人千里相望,他們不負使命、堅守初心。三年的不懈努力,終于讓“中冶一局”的品牌在華東大地璀璨綻放。
二、山海守望,智守安瀾
面波勘探儀每振動一次,都是為俊美山河安全把脈;機器人每穿過一次管道,都是在保證城市生命線的運行舒暢。2022年仙游縣木蘭溪流域綜合提升整治項目,治理中心組織精干力量投入生產,不畏風吹雨打、烈日驕陽,歷經三個月的全力摸排,排查了全部排河口及錯亂管網,保障了這條福建母親河的清澈,踐行了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;2023年“杜蘇芮”臺風期間,趙永雙帶領黨員同志親臨一線,指揮公司大型清淤車輛及設備,參與排洪搶險,減少了因臺風造成的損失,保障了居民生命財產安全。該團隊以攻堅克難的勇氣迎難而上,不僅贏得了業主和社會的高度贊譽,更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央企的安全支撐使命,彰顯了央企的責任擔當,貢獻了央企的堅實力量。
三、星火燎原,青年弄潮
三年來,在趙永雙的科學統籌和團隊的精誠合作下,地質病害治理中心始終緊扣公司發展目標,以專業團隊為支撐,以先進技術為利器,以拼搏精神為動力,高質量完成了公司下達的各項任務,展現了卓越的執行力。
寧化城區管網改造項目部,“蛋蛋后”項目經理胡裕煬在項目進度圖上揮斥方遒,保證項目全力運轉;仙游三期竣工驗收項目,剛畢業兩年的項目經理李枝安,充分運用先進的機器人檢測手段,確保了工程質量;三河燃氣普查項目95后項目經理范園園已成為治理中心的骨干力量。治理中心的“三級火箭”培養模式,讓團隊發展實現了指數級躍升,以“1+2+2”結構搭建核心骨架,塑造了公司全業務領域的專業團隊。
從渤海之濱到武夷山脈,趙永雙帶領他的團隊用科技利劍守護大地安康。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,他沒有滿足于現有成績,而是懷揣著更大的夢想,努力發揮河北省省直機關共產黨員先鋒崗模范帶頭作用,秉持開拓進取的精神,不斷加大市場開拓力度,加快業務轉型升級,提高項目利潤率,為公司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。